-----feedsky的挑战赛现在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出题者总以为参赛者都是一个模子里面出来的,以为大家都通过博客赚过钱,都有过网购,都有偶像,都有点不能告人但是还是很矫情地告诉你的小秘密。现在他又以为我们上学时都是快乐的。

-----我不是一个较真儿的人,但是我还是想说,尽管像很多人一样,当我在回忆我已经走过的学生时代的时候会想起很多有趣好玩的事情,但那和上学的关系仅仅局限于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以及人物,而此前的上学路程给我最深刻印象就是永远写不完的卷子和背不动的书包,至于那些所谓的趣事,仅仅是因为我们被聚拢到了一起所以就自然而然的发生了,换句话说,只要这些人聚在一起,在其他地方一样会发上这些事情。

-----这样想的话,和上学有关的趣事可能就是那些和老师较劲的事情了。在初中和高中时代,那种叛逆心里是十头火车都拉不回来的。至今为止我还能想起我们一帮人整天聚集在一起思考怎么“整治”某某老师,然而一旦上了人家的课,又会摄于老师的“淫威”和“叫家长“的风险”而作群体失语装。而一旦某个班级出现一个和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能对着面拍桌子一起骂街的,一下子就会轰动整个学校而成为我们严重敬仰的”民族英雄“。而我们班,有个哥们做了N次”民族英雄“后终于被开出而做了”代罪的羔羊“——所谓的”英雄“都是”民众“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制造出来的,不管民众的利益最终是否达到,英雄都是一个悲情角色。那哥们现在在何处,貌似现在已经被人淡忘了。

-----高中复读那年看的和经历的很多事情都是很好玩的。从心态到行动,都渗透着作为复读生的矛盾性。我们看不起那些高三的高二的小孩,走路吊儿郎当不拿正眼看他们,眼神里面都写着”哥们我复读生,经历的事情比你小子多的去了”。同时我们又看不起我们自己,“那丫的都复读了还那么诈唬,真不知廉耻。”我们经常拿着“复读生”的头号自居,仿佛这个头衔就是高人一等,在某些地方的确如此。比如我们学校是封闭式的,学生出校门需要是走读生或者有班主任开具的”出门证“(现在一想,当时没少贿赂课代表在交作业的时候”盗窃“”出门证“),但是只要是我们复读生,经过门岗的时候正眼不抬一下,说句:”补习班的!”,门岗的几位就会识趣地放行,在一帮大二大三小朋友复杂的眼神下,我们均做很酷很厉害很NB装。现在想起,无地自容。回想复读时代让我明白了很多很多事情,面对压力,人与人之间感情变得会十分脆弱和微妙;面对竞争,很多时候我们从开始就不是站在同一起跑线的,比如复读,比如这次博客挑战赛。

-----在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没有谁是坏孩子,在那个本来应该是奔放的年龄,在那种超脱人的承载能力的压力下,很多行为举止在如今看来出奇地不可思议与理所当然,本来该有的趣事我们很少经历,而我们所认为的经历过的趣事现如今看来是如此可笑和悲哀。儿时的精彩经历是现在的一批宝贵财富,无论是那些笑语,还是那些哭泣。

-----转眼一想都三年多过去了,时间并不会因为你对过去的眷恋就会停滞不前或者放慢速度。在那无论怎么说都是极其艰苦的时代,在那书桌前高高摞起的书本后面,总会有些自己制造出来的“趣事”来支撑着麻木和疲惫的身体,或者,无形之中我们自己的行动经历就成为别人眼中的趣事,不管怎么说,我们有着说不尽的艰辛,也有着数不尽的笑语,只不过现在总是会笑着笑着,眼角就湿润了……


博文验证地址:
http://www.feedsky.com/challenge/art/1615/feedsky/elivers/~/rzsg/071121/e29ab/lnk.html
投票地址:
http://www.feedsky.com/challenge/user.html?u=1ac36ca4

透过眼神告诉你


博文验证地址:
http://www.feedsky.com/challenge/art/1615/feedsky/elivers/~/rzsg/071120/ef226/lnk.html
投票地址:
http://www.feedsky.com/challenge/user.html?u=1ac36ca4

-----小的时候还会经常趴在老妈的耳边,悄悄说:“妈,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不过那只是小孩子的天真烂漫,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越来越觉得秘密是一个很较轻的词汇,所以谁要是趴在我耳边说:“嘿,哥们,我告你一秘密!”,我会毫不给面子地说:“去你丫的,自己留着享受吧。”我知道从别人出口的“秘密”,不是一文不值的消息就是能给你带来厄运的你不该知道的消息,既然如此,您那点小秘密,还是您自己留着吧。

-----很多时候有些人都喜欢拿着秘密当作幌子,要么是因为自己那张永远堵不住的嘴而告诉点对你毫无干系的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要么就是告诉你一些未知想套近乎。秘密这种东西,还是留着自己欣赏比较好点。从信息传播角度讲,在一个人眼里的秘密可能就是另外一个人眼里的狗屎,或者干脆连眼睛就进不去:“你那秘密只是自己小孩子过家家的游戏,没功夫搭理你”。

-----今天中午我拿手机浏览解析几何的时候看到了八戒同学的留言,感慨良多。

引用
其实看多你的博客深有感触,说点不中听的,感觉你已经走火入魔了,呵呵。博客如果都是广告,便失去了博客应有的味道,你的博客现在已经不如从前有可读性了。博客可以用来赚钱,但绝不是赚钱的机器。用博客推销的应该是自己,而不是其他的广告。将自己推销出去,往往比现在赚的那几个小钱更有意义。

-----我不知道是否八戒把我最近参加feedsky博客挑战赛的文章误当成话题广告。但不管怎样,我十分感谢八戒能对我提出中肯的建议,同时我有必要对解析几何现在的一些事情做出解释,也有必要对博客营销,话题广告等阐述下我自己的看法。

-----首先,博客右面随着滚动条滚动的“虎翼网,内容链”是空间商强制插代码到网站文件的,这个我很无奈,它的确影响了博客的载入和浏览,最严重的是用户体验。但是目前我手头实在拮据,暂时不会更换空间,只能对各位访客说声对不起了。

------解析几何参加吕胖子的博客挑战赛是为了好玩,对以这个比赛,各个博客根本不是站在同一起点来进行的,所以我从未谋求能拿的大奖,如果说前几天还做过“推广”让一些朋友帮我投票的话,现在我已经把这当作是锻炼自己的一次机会——因为我一直都是个懒人,同时,宿舍每天只有7个小时左右的供电时间,我想通过这个活动来看看自己在懒惰和有限的上网时间里面能否坚持每天一博。我也想通过此能给自己制定良好的一个写博习惯。我不止一次说过,我还没有找到这个博客的主题,但是发展到现在,似乎越来越认证这个博客只能是一个单纯的个人博客,内容繁杂不成体系,但是,或者这就是最为真实的写博。

-----我曾多次在解析几何谈及博客赚钱这个话题,这并不代表着我是一个想把博客当作赚钱工具的人。我热爱着我的博客,虽然它很简陋,虽然它访客聊聊,虽然它在浩若烟海的博客界不值一提,但这就是我自己的东西,我的感情和我的生活的记录载体。诚然,大家都承认博客可以赚钱,很多人也都支持博客赚钱,我也是如此。但我从来都不赞成把博客赚钱作为博客发展的主旨(当然了,这和以写博客赚钱为主题的博客发展方式是两码事),在找不到一个明确主题前,解析几何仍然是一个松散的,记录个人喜好的博客。我曾做过的广告尝试,也仅仅是一种对副业的尝试,比如说GGAD,如果我真的在乎它,就不会在它一年以来只带给我8美元的“收入”后还让它占据这么大的一片地方。

-----博客营销和话题营销或者话题广告是几个不同的概念,博客营销是如何推广自己的博客,只针对博客自己本身的一种推销行为,话题营销的背后的发起者也可以是一个博客,通过一个话题,引发其他人对此产生讨论,从而完好地推广了自己的博客,这是正常的和已经被blogger普遍认可的博客推广方式。而面对话题广告,博客是一个“被动”接受者——话题广告做与不做完全取决于blogger自己的想法。我曾经说过,不管对何种博客,话题广告客观上都是对访客的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而问题在于,如果你的博客是一个主题性很强的博客,那么话题广告是绝对不能出现的,而对于解析几何这样松散的个人性质更为浓厚的博客,话题广告接受与否,完全是blogger在对访客造成的不利与自我利益之间的一种权衡和取舍,但这不是绝对的,写话题广告并非意味着blogger不考虑访客的感受而成为对访客的单纯“伤害”,并非是于访客的漠视,而话题广告做与不做,怎样去做,内容怎样写都能体现出一个blogger出自对访客的考虑,这是一个矛盾体,就像一个blogger说这个博客是我自己的,我热爱自己的博客,我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是我自己决定的。那么即使他不做话题广告,那他也是一个不负责人的blgger,否则他完全可以找个日记本自己写东西。blogger在追求价值平衡中难免想诉诸物质,所以话题广告才会在中文blog中刮起一阵旋风,尤其是对草根博客。而对于成功的blogger却很少有写话题广告的,不是对那几块钱的不屑,而是写一篇话题广告付出的收益远远小于对博客访客带来的不利影响和随之产生的对博客本身的负面影响。所以这阵风也只是在解析几何这样的“非著名博客”中“兴风作浪”,对于我们来说,一个对访客非常具有可读性的话题广告无疑是最为完美的事情,显然,我们很多人还需要继续努力。

-----所以在对“软文”的口诛笔伐声中,我希望各位也能切实考虑下blogger本身所处的尴尬地位和无奈行为。软文不是博客上面的牛皮癣,软文的背后是blogger的无奈和不甘以及期许获得认可的美好愿望,是一种阵痛的成长过程,无论对blogger,对访客,还是对博客自己……

-----最后,再次感谢八戒解析几何的关注,请注意这篇文章绝不是针对八戒同学的评论而发起的一篇“回击”,而是对博客的一些私人体验和想法,是对个人博客发展的一点温和的探讨,也欢迎各位能继续提出对本文,对解析几何的不同看法,我一直都是一个很随便的人,我欢迎一切相关言论,请尽情拍砖或灌水……

哎,这些可怜的孩子们啊


博文验证地址:
http://www.feedsky.com/challenge/art/1615/feedsky/elivers/~/rzsg/071119/9feef/lnk.html
投票地址:
http://www.feedsky.com/challenge/user.html?u=1ac36ca4

-----今天吕胖子的那头乌龟出的题目是“我最什么的偶像”,这分明是一个很猥亵的话题。请你仔细阅读这句话三遍就会明白,这可不是让你来表达对某男或某女滔滔江水般的仰慕之情的。这个话题,是用来扁人的!估计是吕胖子希望大家把平时都深感恶毒的各位“老师大虾”凉出来晒晒。如果你还是没有看出来其中的意思,请继续默念“我最什么的偶像”三次,或者上大街找一人说“您是我偶像”,看对方有什么反应……

-----这年头偶像已经成为一个贬义词了,如果你对这谁谁说:“我靠,你是我偶像”,对方要不是把你看作神经病就是如十分恶毒地回敬一句新国骂的新变种:“你才偶像呢,你全家都是偶像!”貌似这些年人人“谈偶”(这个偶可不是我的意思)色变,“社会名流”极力向实力派靠拢,和偶像派划清界限,生怕有人在背后指出,“这丫,偶像,多少小学生,初中生都因他丫的逃学呢。”

-----但是“偶像”毕竟还是有些市场需求的,所以我们可爱的同学们发明了“粉丝”这个更加猥亵的词汇!通过粉丝这个词来变相表达出,你是我的偶像。像人家《超女》《超男》都比较厉害,人都摆明了,看好咯,我们可不是来制造偶像恶心大家,是这帮小屁孩非要做粉丝!这下子把焦点从偶像的承载者转移到了需求者。不过如此还是无法掩盖“偶像”这个词汇的杀伤力,如果某某突然上来对你说,我是你的粉丝,别激动,先好好回想下你是不是欠人家两块钱还没有还,或者你长得有点那个啥。情况的复杂程度和粉丝的漂亮程度成正比。

-----回到话题本身,那只乌龟老了,有权利说“最”了,给现在的我们加上个“最”实在是很恶毒的一件事情。一加上个最就显得很绝对化了,所以找个偶像还是很简单的,因为这念头恶心人太多了,找个最什么什么的偶像是件很让人抓耳挠腮的事情了,原因也是因为这年头恶心人实在太多了。。思前想后,我决定把我这宝贵的"最什么什么"送给我们“敬爱”的宋大嘴同学,至于这个什么什么代表什么什么,还是您自己去体会吧,毕竟,称呼“您最……”已经是很猥亵,很恶毒,很强大的人身攻击了……


---------------------------------掌柜的分割线---------------------------------------

文章验证地址:
http://www.feedsky.com/challenge/art/1615/feedsky/elivers/~/rzsg/071118/0255d/lnk.html
---------------------------------小林子的分割线-------------------------------------

-----说到网购,虽然比不上网络上的大虾们,但是在我宿舍周围这帮人中还是算比较有资历的,不论是我自己买过的T恤,硬盘IDE转接线,红外适配器,光盘,虚拟主机,域名,还是帮别人买过的各种点卡,游戏币,游戏装备等等无所不包,偶渐渐地也算掌握了诸多网购的注意事项。而在通过网购买到的东西中,最贵的就是偶现在使用的手机多普达586了,这笔和maozi同学的交易,着实成为我印象最深刻,最尴尬,最难以启齿和最无地自容的网购经历了。

-----我和maozi同学曾经都是手机之家阿尔卡特区的版主,彼此在论坛上也都比较熟悉。maozi同学曾经是做手机生意的,在武汉的一家店里做手机销售。但是我实在无法忍受阿尔卡特556这款机器的扩展性,同时又对智能手机充满向往,向maozi同学表达了这个意思后,他便开始向对智能手机一无所知的偶兜售Windows Mobile系统的566,586等机器,而其实我看好的是586W。我想很多人像我一样都是很敏感的,越是被人推荐的东西越是担心其中有诈,何况隔着层网络。尤其是接到maozi同学亲自打来的电话并在一个多小时内不厌其烦推荐566这款机器的时候,我这种感觉尤甚,当时真的很是迷茫,但我的确是不喜欢566圆润的造型,更钟情于586W的外形和5.0的SP系统,于是认定了,不管maozi给我推荐什么,我就要586W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手头越来越拮据,586W 2400+的价格我已然承受不起,没办法,再加上maozi的各种“引诱”,我退而求其次选择了586,maozi当时给我开出一个非常诱惑的价格,1800主机+1G卡+弘毅电池+读卡器+屏保膜,这个价格让我感到586从未离我如此之近,但是,如果我要花1800的价格来买下它的话,我的吃饭就成了问题。当我把这种遗憾的心情告诉maozi同学的时候,maozi提出了一个更为让我心动的方案——先付1200,剩下的以后逐渐还清。我头脑一热,答应下来